水底寮古厝群巡禮
水底寮就是位在屏東縣枋寮鄉的一個村落
水底寮就是位在屏東縣枋寮鄉的一個村落,是沿海公路與省公路交會處,也就是遊墾丁國家公園必經之地,民視「親戚不計較」閩南語長壽劇的編劇以水底寮為背景,使得水底寮聲名大噪。甚至連最近很夯的電影「海角七號」也選在水底寮「三叢榕」的圓環拍攝,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取名為水底寮?村裡是不是有很多水且經常淹水災?答案是否定的,取名水底寮眾說紛紜無人知曉,不過早期更名為建興,但村裡還是習慣用水底寮為地名較親切,水底寮境內有三村分別為天時、地利、人和村。
江西旅遊連想到家鄉水底寮有許多老宅
去年我和小妹去大陸江西旅遊,參觀了婺源「千年古巷」和「百年老宅」,江西省的老宅維護的相當好,不管是石雕、木雕、磚雕都各有特色,而且房屋的歷史典故都詳細的記載並且流傳下來,當時對建築文物的保留與珍惜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因為之前我從未注意到「老宅風光、古厝之美」,有了江西之行不禁讓我連想到,我的家鄉水底寮還有許多老宅,未知是否還安在?
水底寮古厝群有些已拆掉蓋洋房
趁著年假訪鄉之際,來個水底寮古厝之旅,沒想到小妹捷足先登早一步拜訪回來了,正當她在感嘆許多古厝已經荒煙漫草形同廢墟之際,老爸如數家珍的告知水底寮還有某些碩果僅存的老宅,要我們去探訪,他還提到如果早幾年拍攝,可以拍到更多的老房子,因為村裡有些大戶人家早已把老宅拆掉重蓋洋房了,同時我也首次聽老爸談到我們家的舊房子屋齡也近80高齡了,是老爸出生那年用土磚蓋的俗稱「土角厝」因保養得宜,翻修過幾次才看不出來它的老態龍鍾。
柯家古厝乃是水底寮保存最美的老宅
從屏東縣政府的官方網站介紹的「水底寮古厝群」,有趙家、梁家、陳家等古厝,無介紹古厝的歷史背景與文化環境。實際上梁家古厝早已拆除不存在,趙家古厝人去樓空,只有陳家古厝至今仍屹立不搖,另外李家、林家、柯家等古厝也是值得一遊,尤其是柯家古厝保留最完整,內外牆有精美的工藝設計和古色古香的建築充滿懷舊古典氣息,柯家古厝是日據時代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興建的,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,柯家古厝乃是水底寮保存最完美最整潔的老宅。
水底寮趙家古厝大門深鎖、庭院深深、風華不再
水底寮古厝群年限大約在80年至120年不等,有些古厝留有童年的足跡,當我再度探訪古厝可說是感慨良深、無限思念。趙家古厝位在「海角七號」場景三叢榕的圓環邊,是小學同學趙○壽的家,在50年代男女授受不親,男女生是不可以講話的,因此趙家從沒造訪過,只知裡面住許多家族,趙同學國中畢業就「從軍報國」去,當我過年前往拜訪時,大門已深鎖、庭院深深而且雜草叢生凌亂不堪,與昔日的風華景象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鄉長陳家古厝、輾米陳家古厝建築古色古香
陳家在水底寮是大姓,現保留的古厝有三處,全都是陳家宗族所擁有,為區分我把它分成輾米陳家、鄉長陳家和教會陳家,這三處古厝各具特色,以鄉長陳家老宅歷史最久遠,超過120年,屬於7包3建築,據說陳家祖先在清朝當過官,大約在200多年前從福建漳州遠渡重洋,停落在水底寮開疆闢土建立家園,當時的建築師傅都是澎湖人蓋的,講究格局和方位,房屋具有閩南風格,牆上的圖畫、書法、磁磚百年猶存,鄉長陳家老宅最多住了10多戶家族,大多已搬遷自立門戶,現有五戶居住。輾米陳家古厝就在趙家古厝前,為二層磚瓦建築古色古香,樓層以木板隔間,頗具有古典氣息。
教會陳家古厝已成廢墟,呈現一片荒煙蔓草
教會陳家古厝有前庭、後院和圍牆,據說清代陳家在此經商,賣民生用品和農產品,隨著社會演變陳家人到他鄉經商,陸續搬遷部份房子租給教會和外地人,國小四年級我同學住在教會旁,聽說上教會可以領糖果和耶穌卡片,因此假日都去上「兒童主日學」,教會的戴牧師人很好,敎我們唱歌、禱告、背聖詩、說故事,直到上國中才沒去教會。當我再次拜訪已事隔40多年,景物依在但教會已成廢墟,呈現的是一片荒煙蔓草,我一面拍照一面回憶兒時的景象,感到無限唏噓,巧遇住教會隔壁賣豆腐的小學賴同學,我看到他還以為是賴老爸,40年的歲月我們都從小學生變成年華不再的歐吉桑和歐巴桑了,真是歲月催人老。水底寮古厝群的故事很多,等待有心人去慢慢發掘、去細細品味。
↑水底寮就是位在屏東縣枋寮鄉的一個村落,是沿海公路與省
公路交會處,也就是遊墾丁國家公園必經之地,民視「親戚不
計較」閩南語長壽劇的編劇以水底寮為背景,使得水底寮聲名
大噪
↑電影「海角七號」也選在水底寮「三叢榕」的圓環拍攝,
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取名為水底寮?村裡是不是有很多水且
經常淹水災?答案是否定的,左邊圓環後方為趙家古宅
↑「水底寮古厝群」,趙家古厝大門已深鎖、庭院深深而且
凌亂不堪,與昔日的風華景象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
↑趙家古厝的現況無人居住,雜草叢生已成為廢墟,實在可惜
↑陳家在水底寮是大姓,現保留的古厝有三處,全都是陳家宗族
所擁有,圖為輾米陳家為二層磚瓦建築古色古香,樓層以木板
隔間,頗具有古典氣息。
↑陳家在水底寮是大姓,現保留的古厝有三處,全都是陳家宗
族所擁有,為區分我把它分成輾米陳家、鄉長陳家和教會陳
家,這三處古厝各具特色,以鄉長陳家老宅歷史最久遠,超過
120年,圖為鄉長陳家古厝大廳
↑陳家古厝據說陳家祖先在清朝當過官,大約在200多年前從
福建漳州遠渡重洋,停落在水底寮開疆闢土建立家園
↑鄉長陳家老宅的建築師都是澎湖人蓋的,具有閩南風格,講究
格局與方位,鄉長陳家老宅最多住了10多戶家族,大多已搬遷
自立門戶,現有五戶居住
↑鄉長陳家老宅的建築很特別,右上方的閣樓當時是全村獨一
無二的木板閣樓冬暖夏涼,鄉長的孫女是小妹的同學,小妹
曾經在閣樓上玩過,是鄉長女兒的繡房
↑枋寮鄉陳家老宅整理的還不錯,也是外地人到水底寮的觀
光景點之一
↑鄉長陳家老宅的建築師傅都是澎湖人蓋的,具有閩南風格,
牆上的圖畫、書法、磁磚已有百年歷史至今風韻猶存
↑水底寮老宅集中在地利村,庭園還種蔬菜,是典型的優美鄉村
↑水底寮古厝群以柯家古厝保留最完整,內外牆有精美的工藝
設計和古色古香的建築充滿懷舊古典氣息
↑柯家古厝外牆有民間藝術樸實而典雅
↑柯家古厝是日據時代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興建的,至今已
有80多年歷史,柯家古厝乃是水底寮保存最美最整潔的老宅
↑水底寮柯家古厝牆上的藝術品美輪美奐、歷久彌新
↑水底寮柯家古厝在當地是赫赫有名的老宅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有前庭、後院和圍牆,據說清代陳家在此
經商,賣民生用品和農產品
↑這是10多年前小妹拍攝的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,當時教會招牌
還依稀可見,現在已經不在了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中間被水泥封住的地方就是教會大門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是學生校外教學的參觀景點,國家地理雜
誌曾在此地拍攝,中間荒煙漫草之處是日據時代的私塾學堂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民國57年我曾在裡面看電視「群星會」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是參觀的好景點,可惜繁華不再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的藝術裝飾仍可看到昔日的榮景
↑水底寮教會陳家古厝如今已破舊不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