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旅遊-莆田廣化寺
莆田廣化寺的寺廟有三寶
從熱鬧的湄州媽祖廟來到安靜的廣化寺,同為宗教聖地感受卻大不同,廣化寺也是第二次造訪,這次為了寫遊記特別專心聽解說,導遊圓圓表示廣化寺有「三寶」,為了看三寶我們跟隨導遊的腳步前往尋寶,廣化寺第一寶是位在寺廟左側的「釋迦文佛塔」,第二寶則是天王殿前兩座「石經幢」,至於第三寶我們整座寺廟快繞完還沒見到,於是忍不住請教導遊第三寶在哪裡?他先賣個關子到了大雄寶殿才說第三寶我們看不到,是藏在藏經閣中的「藏經書」。
廣化寺又稱南山廣化寺有1400多年歷史
廣化寺座落在莆田市區鳳凰山麓又稱南山,是著名的閩中古剎,也是福建佛教大叢林之一,最近被評為福建「十佳」風景區之一。創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(公元558年),本為當地名士鄭露三兄弟世稱「南湖三先生」講學之所,後來有一位金仙禪師到此潛修佛道取名金仙院,即是廣化寺的前身。隋開皇九年(公元598年),經來自天台山的無際禪師募資拓建後,改名金仙寺。宋太平興國元年(公元976年),始改名為廣化寺,此後幾經興廢現保存下來主要建築是清光緒十六年(1890年)依舊制重建的。
廣化寺一寶「釋迦文佛塔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廣化寺是一個安祥寧靜的寺廟,兩旁種植對稱的林木荔枝樹與榕樹等,寺廟東側即可見到始建於宋乾道元年(1165年)的「釋迦文佛塔」,塔高36米 ,為五層八角形閣樓。塔室空心,塔身均為石頭構成,內壁有台階,頂作藻井,外壁浮雕佛像和花卉鳥獸等精美圖案,造型穩建莊重,具有藝術的建築特點,是研究宋代建築和文化藝術的珍貴資產。此塔被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廣化寺第二寶石經幢雕刻精緻
廣化寺第二寶天王殿前兩座「陀羅尼石經幢」是在宋治平二年(1065年)建造的,為五層八角形,配有多種圖案,雕刻精緻、線條鮮明細膩,幢身刻有經咒,是研究梵文漢譯與本地方言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。觀賞歷史悠久的石經幢之後,我們在天王殿門前面看到這寺廟是「福建佛學院」,內有一尊彌勒佛,時值5時廟門關閉,在走到放生池,二側是鐘樓與鼓樓再到大雄寶殿參觀,經書藏在法堂上的藏經閣,最後導遊帶我們觀賞一座宏偉的觀音閣,內供一身高達 八米 的觀音像作為當天行程的結束。
↑廣化寺座落在莆田市區鳳凰山麓又稱南山,是著名的閩中
古剎,被評為福建「十佳」風景區之一,圖為釋迦文佛塔
↑廣化寺創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(公元558年),本為當地名士
鄭露三兄弟世稱南湖三先生講學之所,後來有一位金仙禪師到
此潛修佛道取名金仙院,宋太平興國元年,始改名為廣化寺
↑廣化寺釋迦文佛塔始建於宋乾道元年(1165年)塔高36米 ,
為五層八角形閣樓。為石頭構成,外壁浮雕佛像和花卉鳥獸
等精美圖案,造型穩建莊重,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↑廣化寺第二寶天王殿前兩座「陀羅尼石經幢」是在宋治平
二年(1065年)建造的,是廟寺裡的重要建物之一
↑石經幢」為五層八角形,配有多種圖案,雕刻精緻、
現調先明細膩,幢身刻有經咒,是研究梵文漢譯與本地
方言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
↑廣化寺兜率天宮門前面可看到「福建佛學院」,內有一尊
彌勒佛,抵達不久時值5時廟門關閉
↑廣化寺天王殿是廟寺的主體之一,彌勒佛大肚能容、笑口常開
↑廣化寺的放生池刻著:人人愛壽命,物物貪生全,長存救
護心,自必得延年等警句
↑廣化寺的鐘樓高13米,晨鐘暮鼓可以催人精進,寺院撞鐘
擊鼓具有警覺、號令、服從三大功能
↑廣化寺的鼓樓,清晨先鐘後鼓,晚上先鼓後鐘
↑廣化寺的放生池的池內碧水蕩漾,內有魚兒與烏龜
↑廣化寺的迴廊
↑廣化寺的食堂
↑廣化寺的尊榮堂
↑右為廣化寺的大雄寶殿
↑廣化寺大雄寶殿前的香爐
↑廣化寺的木魚
↑廣化寺的文物
↑廣化寺觀音閣居高臨下建築宏偉景色優美
↑廣化寺觀音閣題字出自書法家于右任的文墨
↑廣化寺觀音閣內供一身高達7米 的觀音像,相貌端莊慈祥,
可惜規定不能拍照
↑廣化寺觀音閣前可看到廟宇景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