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水一日遊
淡水紅毛城休館改參觀牛津學堂
從淡水漁人碼頭搭公車到紅毛城,我們一路上小心翼翼的聽取車上廣播並仔細看的到站指示燈,深怕又坐過頭,好在沒做過頭到真理站下車,往上走是高高的小坡,紅毛城就在左邊,當天真不巧的遇到休館日,向上看到一處宏偉壯麗的建築是真理大學,小妹改帶我去看位在真理大學內的古蹟「牛津學堂」和附近的「小白宮」,剛好圍牆有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,攝影師向我們表示他們剛下來二處都沒開放,真是掃興但又不信邪的往前走,小白宮確實沒開放,牛津學堂卻有開放。
真理大學內的牛津學堂被列為二級古蹟
牛津學堂又稱「理學堂大書院」,1872年由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捐款興建的學校,建築特色是中西合璧,建築形式採台灣傳統四合院大厝,兩進兩護龍的格局有西式的女兒牆和氣窗,從外表看不出裡面的格局很大,堂內放有牛津學堂百餘年來學校的史蹟,可惜不能拍照我們遵守規定,小妹表示她來了二次都只是看到外表沒開放參觀,當天我們很幸運的進入參觀被政府指定為二級古蹟的牛津學堂。真理大學的校園美輪美奐,我們繞了一圈並沉醉在校園的書香園地,再心滿意足的往下一行程參觀。
淡水老街阿給配魚丸湯真是名符其實的在地美味
從真理大學搭公車到淡水老街已過下午二點,我們先到老街「覓食」,淡水老街我六年前來過,當時是沿著淡水河邊之商店逛,嚐過淡水鐵蛋、魚丸、魚酥等地方小吃與名產,至於赫赫有名的「阿給」倒是沒嚐過,這次特地空腹準備好好的享受一番,阿給是源自日本的油炸豆腐直接音譯而來,將一塊四方的油豆腐挖空,填進炒過的冬粉再用魚漿封口放進蒸籠蒸熟,食用時須沾特製的醬料才對味。我們點用阿給配魚丸湯真是名符其實的在地美味。
淡水老街的紅豆餅料多實在不怕人吃
吃過阿給與魚丸湯之後,我們開始有力氣的好好逛淡水老街,經過拓建整修的淡水老街感覺很現代化,當年古樸的街景不復見,淡江戲院仍留著許多人的回憶,老街的木屐店令人回想起兒時穿木屐摳摳響的情景特別拍照留戀。正當想渡船去八里吃海鮮途中,無意中看到老街上的晴光紅豆餅料多實在,吸引食客大排長龍,我們莫名奇妙的跟著排隊,紅豆和奶油口味軟綿細緻,吃的口齒留香、意猶未盡,八里海鮮只能留到下回再品嚐。
淡水知名景點多正等著遊客去尋幽探訪
淡水一日遊我們去過漁人碼頭、真理大學、牛津學堂、淡水老街,覺得淡水是一個集名勝古蹟、藝術人文教育、美食小吃的好地方,一日遊稍嫌不夠,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淡水紅毛城、馬偕故居、淡水中學古蹟園區、埔頂洋樓、淡水忠烈祠、滬尾砲台、淡水禮拜堂、滬尾偕醫館、淡水古廟…等等正等著我們去尋幽探訪,還有知名的淡水暮色,處處都是我想一遊再遊的主因,別了!淡水來日再見。
↑牛津學堂又稱「理學堂大書院」,1872年由加拿大傳教士
馬偕叡理博士捐款興建的學校,建築特色是中西合璧
↑被政府指定為二級古蹟的牛津學堂兩進兩護龍的格局有西
式的女兒牆和氣窗,從外表看不出裡面的格局很大
↑真理大學內的歐式教堂富麗堂皇,平時不開放參觀
↑真理大學的校園美輪美奐
↑真理大學內的紅磚建築很有學術氣質
↑左邊淡水老街內的新建成餅店很有名,是遊淡水的伴手禮
↑淡水老街內的淡水戲院不演電影如今已成歷史供人回憶
↑淡水老街每到夜晚或假日皆車水馬龍遊客眾多
↑淡水老街大多已改建成現代化,看不出老街的味道
↑淡水老街賣的木屐令人回想起兒時穿木屐摳摳響的情景
↑淡水老街的美食與特產許多,遊走一趟保證吃的飽飽
↑淡水老街的阿給是源自日本的油炸豆腐直接音譯而來,
將一塊四方的油豆腐挖空,填進炒過的冬粉在用於漿封口
放進蒸籠蒸熟,食用時在沾特製的醬料
↑淡水老街的阿給與魚丸也提供外帶
↑淡水老街的阿給與魚丸一份各35元
↑淡水老街的阿給打開裡面裝滿冬粉,味道很可口
↑淡水老街上的晴光紅豆餅料多實在,一個賣10元,吸引
食客大排長龍
↑淡水老街的紅豆餅和奶油餅用料超多,真正不怕人吃
↑淡水老街的晴光紅豆餅的紅豆餡軟綿細緻吃了會上癮
↑淡水老街冷飲熱食通通有,走一圈可填飽肚子且滿載而歸
↑淡水老街上的特產魚酥、鐵蛋、蝦片很受遊客歡迎
↑在捷運上拍的淡水河景